.jpg)
【导语】对多种层次和来源的高通量、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析是当下肿瘤组学研究的关键步骤。近日,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开启了“肿瘤组学智能分析与应用”主题月,邀请领域内专家讲解肿瘤组学数据分析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情况。
7月21日~8月2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大智造协办的“肿瘤组学智能分析与应用”主题月正在进行中,详细信息见下方海报。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
“肿瘤组学智能分析与应用”主题月包含四场学术会议,主题聚焦于:
- 肿瘤非编码RNA大数据分析及应用
- 肿瘤免疫相关的组学数据分析
- 肿瘤转移相关的组学数据分析
- 肿瘤组学临床应用
会议上多位领域内专家倾囊相授,诚邀您关注学习。
听课方式:添加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工作人员微信18801301897,进群学习。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由肿瘤标志物领域基础科研专家,临床专家(病理、检验、肿瘤内外科等)及相关企业技术专家组成,不断发展全委会、青委会,肿瘤标志物专业领域协作组/专家委员会,并与各省级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建立了联动机制,专家总数2000余人,专业会员及学生会员9000余人。
专委会秉承“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发展共赢”理念,发挥在肿瘤标志物领域的技术资源、科研资源及医疗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三大计划”:肿瘤标志物新技术推广培训计划、科研一帮一青年人才扶持计划、基础与临床科研合作伙伴计划,努力打造肿瘤标志物领域医研企合作平台。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抗癌协会“先进专业委员会”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基因慧—数字生命健康产业内容平台 » 从分析工具到思路设计,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带您进阶多组学肿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