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慧 大咖论健 2017年11月14日18:00

关键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创新创业
建议用时:5分钟
题记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范纲要》持续落地,基因科技和生物技术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强化创新创业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承载医疗健康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及项目引进的健康产业园,获得快车通道发展机遇。基于此,基因慧推出《大咖论健——全国优质健康产业园巡礼》,连接全国优质健康产业园区和和政策方、创新科学家、创业者、资本等各方。第一期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专访嘉宾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孵化器创业服务部部长陈正。欢迎推荐全国优质健康产业园。
重点预览
1、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跨界人才(管理/投资/科研)稀缺是瓶颈
3、基于投创信息不对称,园区推出金融超市
4、创业前一公里的准备工作极其关键
5、数字健康是未来发展方向,创新驱动发展
嘉宾寄语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简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origin=https%3A%2F%2Fmp.weixin.qq.com&containerId=js_tx_video_container_0.7066268129935129&vid=o0504tvik03&width=677&height=380.8125&autoplay=false&allowFullScreen=true&chid=17&full=true&show1080p=false&isDebugIframe=false
视频: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简介。
专访内容
1.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的定位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要方向的高科技专业园区。早在2006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就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园区已聚集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行业领军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省部级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上市企业等入园单位363家,其中338家为小微型企业;拥有院士、长江学者等各类高端人才120人;累计申请知识产权专利4751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49项,部分科研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整体研发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园区还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核心,从研发、生产、中试到临床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内标杆性的国家级专业园区。
2. 跨界人才稀缺是园区发展主要瓶颈
国内的生物医药类科技园区发展如火如荼,覆盖度广,但深度不够。由于对于行业理解上有一定局限性,地产型企业做专业园区存在技术发展瓶颈。科技园区的管理本身也需要跨界型人才,既要懂园区运营,又要懂地产,还要懂生物医药的专业人才稀缺。这需要国内的生物医药科技园管理者去进一步真正专心做生物医药产业配套,访问每家企业的需求,去为企业做一对一的帮扶。
健康产业不仅需要有科学家,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需要大量以科学家为中心的平凡科技工作者团队。重视留学人才回国创业,但同时在给高级人才配备相应的科研队伍、基础人员上也要下足功夫。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缺乏专业性金融投资聚集。由于技术门槛,大部分投资公司不是特别了解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是跟风投资,真正关注新技术方面的天使投资公司非常少。如果科学家和投资人的思路不在一个平面上,沟通成本会很高。成功的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需要有战略眼光,从战略投资角度培育和孵化创新企业。
3. 建立金融超市连接创业者和投资者
2010年以后,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逐渐吸引了一批40-50岁之间、经验丰富的海归人才回国创业。那时他们的融资基本是依赖熟人圈子,融资范围窄、金额小、社会化程度不高。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在2013年前后就开始考虑如何帮助这些高技术创业者解决资金问题。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入驻企业的创业者大部分在自己专业领域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潜心研发,在起步阶段对金融知识比较欠缺。对于生物医药这样专业程度高的领域,目前风投机构的一线工作人员也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这就需要一个第三方,在相对公平的情况下为投融资双方进行对接,既保证资金方承接优质项目,又保证企业不会被资金方进行掠夺性开采。今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推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科技金融超市,就是要让资本和企业进行高效对接,为基金找到更好的项目,为创业者节约融资时间。
中关村发展集团生命科学园科技金融超市引入中关村发展集团科技金融板块各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满足了园区企业对投融资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服务需求,为生物科技企业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数据整合、资源配置等系列服务。

图: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外景,图经过授权转载。
4. 园区对创新创业的服务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主办基层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与大学联办生物和医药、化学等在读大学生的职业应用课程以及实习基地。保证学时保证应用技能从而保证工作能力,为园区企业提供充足的技术员工。
我们将建立一个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专业的人才招聘培训就业指导网站和APP,涵盖线上招聘面试、线上测评、线上线下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培训。对中小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培养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力量。
在政策资源对接方面,我们和政府联合创办发展促进中心,将工商、税务、环保、安全、消防、药监、知识产权、发改委、主建委引入园区做政务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发展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园区企业发展,及时将出现的问题反馈给政府,提高政府的响应时间。

图: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图经过授权转载。
5. 创业前一公里的准备和有效沟通
在对创业团队的专利技术转化方面,我们提倡事先做好专利保护和布局,然后再依赖专利融资创业。
创业前一公里的工作很多, 更多还是要依靠创业者自己对市场的认知和定位。我们园区的工作主要是让创业者更清晰定位,包括确定未来提供的是产品还是服务,梳理正确的创业路径,做好风险评估,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风险,在创业者遇到瓶颈的时候及时给予一对一的帮扶。
创业者要警惕自己的项目走入单一思路的怪圈,在没有去积极的做充分的市场调研情况下,自我创造伪需求。
创业者和园区的有效沟通很重要,很多园区听不懂创业者的需求,那就要多培养听得懂的“翻译”人员,同时也期待创业者遇到问题,需要园区协调资源的时候直接沟通,增强主动的、有效的交流。
6. 秉承初心,做好技术成果转化
健康数字化是未来主要方向。我认为新型的移动医疗、基因测序、医疗人工智能等数字健康技术,会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计算机和如今的智能手机一样普及到每个家庭中,便捷高效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数字健康这个跨界行业也会逐步受到重视,行业领域会更加细分同时也会需要更多跨界合作、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从学府殿堂缓步而下,在园区得到孵化培育,在创新企业中得到规模化生产和优化,进入千家万户。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将秉持初心,做好转化,面向未来尖端医疗技术研发为主,努力寻求国内外优秀专家和企业入驻合作,以前沿技术项目和创新创业孵化为重点,以科研机构和国内外技术的成果转化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结构升级和全民健康。
———- END ———-
欢迎推荐全球健康产业园区,使连接产生价值。
联系我们:info@genonet.cn | 400-088-7466
记者:丁丁 | 编者:布三少、芒果
校对:Cindy | 审核:尘灰您可能还会感兴趣的
临床专家 丁洁 | 黄国英 | 梁军 | 黄尚志 | 顾大夫 | 陆国辉 王若光 张学 | 沈亦平 | 李宁 | 黄涛生 | 杨云生 | 祁鸣 | 王艺 | 李延青 | 梁志清 | 王威 | 王奕鸥 | 12位基因诊断大咖 科研大咖 魏于全 | 高福 | 李继承 | 杨瑞馥 | 方向东 | 马端 | 施奇惠 | 菠萝 | 戴俊彪 | 蒋慧 | 鲁兴华 产业先锋 尹烨 | 孙洪业 | 赵瑞林 | 赵奕宁 | 阎海 | 熊磊 | 杨云霞 | 张云鹏 | 柴映爽 | 贺建奎 | 秦楠 | 京东云 | 阿里云 | 王东辉 | 12位产业界CEO专访 投创未来 数字健康产业格局 | 36位CEO年中总结 | 微生物组产业分析 | 基因科普 | 合成基因组 | 罕见病 | 2016年基因行业投融资 | 24家基因相关上市公司 | “基因+X”跨界产业 明日之星 华大基因 | illumina | 贝瑞基因 | Embark | Veritas | Celularity | Helix | 安诺优达 | Counsy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