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基因行业盘点(中):先进的国际创新经验
2020基因行业盘点(中):先进的国际创新经验

2020基因行业盘点(中):先进的国际创新经验

原创 Sharon&Barney 基因慧2021年01月28日 23:58。
2020基因行业盘点上篇中,我们探讨了基因行业的基本面,提到技术和资本驱动下的行业扩张,提示了在国产化红利下的本土行业及企业的机遇、泡沫和垄断风险。这篇中,我们将视野放到海外基因企业,了解先进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合作以及资本布局经验。基因慧期待和致力于推动国内外创新企业有机合作及良性竞争秩序,共同推动基因以及生命科技的普及、转化和产业扩大化。更多详情见参阅即将发布的《2021基因行业蓝皮书》(预印版)


文章 | 基因慧  编辑 | Sharon&Barney 关键词 | 年度盘点

图已授权


技术研发和业务合作,加速转化

1)技术合作孵化及产业投资

2020年,我国在单细胞测序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新格元推出单细胞测序文库构建系统、百奥智汇的单细胞生物信息分析体系、浚惠生物获得单细胞首证(图像分析自动分离仪取得二类证)等。但近期一则进展值得注意的是,由我国科学家施奇惠教授多年前参与研发的单细胞细胞内蛋白组检测技术,最终由Isoplexis企业孵化成自动化的产品IsoCode,在国际市场领先一大步。今来,我国在基因治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纽福斯、博雅辑因分别在眼疾和地贫治疗的基因编辑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对应的,不少新兴基因治疗机构不少聚集在这两类疾病范畴, 但和海外对标机构在临床I/II期进展仍有非常大的差距。在技术研发合作及孵化方面,可以看到海外企业在战略合作及战略投资/并购步伐更快更开放。例如,德国开发基因治疗药物的公司ViGeneron与第一三共株式会社(Daiichi-Sankyo)开展研究合作,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以约7.25亿欧元的现金收购Novasep在比利时的病毒载体生产业务Henogen SA,拜耳公司宣布将以40亿美元收购Asklepios BioPharmaceutical(AskBio)等。国内头部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溢价后,这方面步伐显然过于保守。

2)差异化研发
2019-2020年,我国一共批准了9款肿瘤诊断Panel,100%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未来可以预见某头部企业的乳腺癌小Panel即将获批外,部分企业将目光“放远”至肿瘤大Panel及泛癌种早筛。
对比海外企业,Qiagen已与BioNTech进行合作,开发并商业化基于组织的伴随诊断,以鉴定由特定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鳞状细胞头颈癌患者,这些患者将接受BioNTech的BNT113研究性癌症疗法。而临床医生对基因慧反馈道,国内的头颈癌Panel严重短缺,而上门的非小细胞肺癌Panel的厂商络绎不绝。相对而言,仁东医学与复宏汉霖携手开发胃癌HER2伴随诊断液态活检产品以及在泌尿癌种的研发投入值得关注。

3)跨界融合转化
2020年一年,在国产化制造风口下,至少有三家新公司推出单分子测序仪样机,但几乎无一例细节数据公开。
对比而言,曾面临被收购的PacBio宣布将与Invitae合作开发超高通量临床全基因组测序平台,此平台将有助于临床精准治疗的工作推进,并有望将临床全基因组测序价格减少到1000美元以下。
此外,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与英伟达(Nvidia)合力打造不限片段长度的高通量测序仪,将英伟达的DGX Station A100整合到Oxford Nanopore的超高通量测序仪PromethION中,打造一款世界上最强大的测序仪,能对任何长度的DNA/RNA片段进行大规模实时测序和分析。
美国人类长寿科技公司中国区对外宣布,将携手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远程医疗中心。相比国内头部基因公司与超声设备组合成车载系统的“模式创新”略胜一筹。

4)前沿技术的研发布局
在我国基因合成仍处于研究阶段,缺乏产学研合作及资本注入的现状下,对比海外DNA 合成企业巨头Twist Bioscience的收入从2016年的230万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9,010万美元,宣布将创建 “未来工厂”——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附近建造一个 11 万平方英尺的工厂,将扩大一倍的 DNA 合成产能,该工厂计划 2022 年投入运营。
目前,Twist 的主要业务以及所有产品都基于硅基 DNA 合成平台。现已在5微米的晶圆孔上进行DNA数据存储,每个晶圆孔间隔10微米,在产品原型研发阶段。与此同时,公司致力于设计下一代硅芯片,研发1微米的间距300纳米的小型化器件,计划最终缩小到150纳米间距,后续发展重点扩大到全面商业化。11月,Twist宣布与Illumina, Western Digital, 微软等14家机构结成联盟。预计到2030年,大约30%的数字企业将有需求进行DNA存储。
5)数据平台建设

在我国企业在权衡数据整合、共享与生物安全体系犹豫中时,芝加哥–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宣布,其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库现在可以通过云平台免费下载。GTEx数据库可对来自人体多个组合和器官的样本同时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分型分析,构建了一个组织特异性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数据库(数据库网址:https://gtexportal.org/home)。
与之对应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Verily公司宣布,完成7亿美元融资,主要用于扩大其临床研究的数字平台Project Baseline,支持慢性病的个人管理以,数字外科、病理学和免疫学领域开展的项目研究以及COVID-19检测的人口健康计划。国内相对有看点的是长沙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孵化基地,未来期待合规、开放的、多维生命组学数据平台的建设、孵化和转化应用基础设施。

长期主义的资本布局

图:2020年国内基因行业融资事件及金额(来源/基因慧)

2020全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内创投市场投融资事件及总融资金额较2019年分别减少了25.02%和15.69%。但基因行业却逆势发展,根据基因慧旗下的YourMap®数据库,国外基因行业2020年融资事件共115起,融资金额78.64亿美元;国内基因行业2020融资事件共127起,总金额达386.64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超过100%。

图:2020年国外基因行业融资事件及金额(来源/基因慧)

从投资赛道上,国内资本均聚集到肿瘤精准医疗和基因治疗领域。

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根据YourMap®数据库,国外2020年肿瘤赛道融资事件共22起,融资总额达95.99亿美元,其中Illumina对Grail的收购金额为80亿美元。国外头部资本和机构在肿瘤早筛的资本投入,带动国内企业和资本机构的“跟跑”。2020年我国肿瘤精准医疗赛道企业融资事件共32起,融资总额达102.8亿元人民币,其中有7家企业在2020年完成了2轮融资,另外泛生子和燃石医学成功赴美上市,分别募资2.6亿和2.5亿美元。

另一个国内外资本共同追逐的领域是基因治疗。国外该领域融资事件达25起,融资金额总计422.32亿美元,其中有两笔大额收购,分别是阿斯利通对Alexion高达390亿美元的收购、礼来对Prevail Therapeutics 10.4亿美元的收购。基于CRISPR/Cas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基础,将基因检测发掘的靶点与新药研发结合,是基因治疗领域凸显的本质,这主要由目前海外在研发端有创新需求的药企带动,也在很大程度带动了我国2020年基因治疗领域的投融资潮流,总计达20起,融资总额47.76亿元人民币,该赛道企业和元生物一年内完成了4轮融资。

除了以上相同点,海内外投资基因领域的最大差异点是传感染和基础设施领域。

在新冠检测的需求、医院检测通量不足以及各级政府政策带动下,我国配备相应实验室的基因检测机构纷纷开展新冠核酸检测,成为各地区应急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有力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带来一定的资本泡沫,特别是“传感染防控”领域。产业化积累集中在1-3年的企业融资金额占据6.61%,在医学应用领域仅次于肿瘤。于此同时它面临着“集采”政策与商业化的平衡挑战。

在基因行业的基础设施领域,由于国内外产业结构的不同,2020年资本投资领域的细分赛道较大差异不同。我国2020年BT基础设施领域融资事件占基础设施领域总融资事件86%(严重缺乏对IT基础设施的投资),共20起,融资金额总计95.85亿元人民币(其中华大智造在5月份完成10亿美元的融资,占据较大比例)。而国外基因行业上游发展较为成熟(例如Illumina、Thermo Fisher等),2020年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以IT基础设施领域居多,融资24起,总额达14.53亿美元。

基因慧认为,相对传感染和基因治疗的短中期需求带来的投资热度,基础设施的投资更值得关注。而在BT基础设施方面。在政策红利和当前窗口期竞争优势下显现出的国产化风口吸引众多创投者同时,人口级(地区性、万人级)数据在生产后的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亟缺IT基础设施。本地传统IT设备短期成本优势无法为后续生产扩大后的扩展、多中心协作以及数据应用开发提供基础环境,值得向海外创投者学习,进一步的投入和转型,包括研发核心分析算法、数据压缩、数据加密传输、机器学习、云平台等等。


推荐阅读月
《2021基因行业蓝皮书》发布倒计时
JP. Morgan 速递(下)
2020基因行业盘点及2021展望(上)

【声明】为传播科学信息,推动基因及数字生命健康产学研连接,我们秉持中立、专业、赋能的理念收集、分析或发布信息。但由于时效性及行业特殊性,所刊登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不作为决策依据;本文相关信息不代表基因慧机构的观点;“基因慧”刊登的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为“基因慧”商标拥有者及相关权利人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申请并注明来源。欢迎个人及机构投稿及合作。


 关于基因慧 

基因慧是数字生命健康领域创新服务平台。团队深耕行业十余年,从行研咨询、媒体资讯、产业平台等角度提供优质内容。作为国发改产业研究合作单位,基因慧联合多家头部机构连续四年发布公开的行研报告,为产业园、投资机构、头部企业及政府提供咨询规划服务,参与组织发布行业共识和标准,致力于建设数字生命健康产业数字化平台,服务生命科技创新创业。

☆ 国发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编委

☆ 参与组织发布行业共识团体标准

☆ 发布产业大数据平台优脉通YourMap

☆ 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委员

☆ 发布数十份基因及数字生命健康领域行研报告

☆ 组织基因检测联盟(筹)首届第二届会议

☆ 主办数字健康私董会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论坛

☆ 受邀为华西Illumina华大上海交大等报告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单位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政策研究应用分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