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为什么基因产业逆势生长获资本青睐?
连载 | 为什么基因产业逆势生长获资本青睐?

连载 | 为什么基因产业逆势生长获资本青睐?

whiteney 基因慧 2020年03月31日16:59

文章/基因慧(公众号:GeneClub-1)

资料/《2020基因行业报告》 编辑/Whiteney

关键词/基因行研  封面图/基因慧

(基因慧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划重点

“连载”行研系列的No.3

  • 新冠疫情中,生命科学尤其是基因行业再度成为资本市场焦点。Q1超过10家海内外企业获得融资。
  • 回顾2019全年,国内基因行业共有62家基因企业获得总计约8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超亿元的融资有24家。A轮和B轮占比62%。
  • 融资的热门赛道包括肿瘤基因组、生产平台、基因编辑/基因治疗。整体处于早期,孵化的前沿赛道为单细胞技术、基因编辑/基因治疗领域和传感染检测赛道。
  • 上市公司以Thermo Fisher为例,2019财年营收增幅为四年来最低(5%),生命科学板块增速最快(9%),中国是其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约占营收10%。
  • 基因行业可能发生并购事件的领域为:生物信息软件及数据平台、基因合成技术、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微生物组+肿瘤。

基因产业是生命健康时代的新基建,Q1逆势融资

塞尔维亚总统几乎落泪请求中国帮助支援新冠疫情;百度健康出资1000万成立银川百度健康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罗永浩6000万元签约抖音,进军电商直播;“求生存,谋发展”无疑是2020年的开篇主旋律。

1. 2019-2020投融资图谱(简析)

△图:2019年国内基因产业投融资盘点((来源/基因慧)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部分,点击可看大图根据基因慧对国内基因行业的投融资统计,截止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国内基因行业共有62家基因企业获得总计约8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注:部分融资未披露金额则未计入)。
相比2018年,2019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基因行业融资次数和融资总额与2018年基本持平。一方面,在不同细分赛道持续孵化创新企业,另一方面,头部效应明显。超亿元的融资有24家,占比39%(更详细信息请关注基因慧数据库YourMap)。诺禾致源、泛生子、华大智造、世和基因、燃石医学、圣湘生物等6家筹备上市(2020年2月28日,诺禾致源创业板IPO申请被终止)。

>>>>

2. 投融资赛道简析

△图:2019年1-12月基因产业赛道融资热度(来源/基因慧)

融资的热门赛道包括肿瘤基因组、生产平台、基因编辑/基因治疗。其中,肿瘤基因组赛道最受投资者青睐。截止2019年12月,肿瘤基因组共有17家企业融资,募资金额达36.6亿人民币。燃石医学、世和基因和泛生子基因分别获得8.5亿元、8亿元和5亿余元人民币融资。
肿瘤赛道的火热来自于广大市场容量和政策倾斜,在同质化下虽然部分企业上市将遭遇破折,但后续的产业链延伸前景可观,例如新药研发和大数据挖掘等。

>>>>

3. 投融资轮次及趋势简析

△图左:2019年基因产业各轮次热度;图右:2019年基因产业各轮次融资金额(来源/基因慧)

2019年融资轮次集中在A轮(含Pre-A、A和A+轮),数量占比44%;其次是B轮(含Pre-B和B轮),占比18%。说明相对于其他行业,基因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且真正理解基因行业的资本乏善可陈。

同时, C轮及以后的融资轮次增多,且金额较大,这些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超过5年,比如华大智造。而泛生子臻和科技等在不到5年时间迈入C+轮融资阶段,得益于资本对肿瘤基因组赛道的偏好和Pre-IPO。

虽然类似产前诊断B2G模式垄断,但类似及衍生产品的B2C模式尚待开发。而除了已有成熟产品外,前沿赛道包括单细胞技术、基因编辑/基因治疗领域和传感染检测赛道正得到VC甚至PE基金的孵化和重组。

▼  《2020基因行业报告》增订电子版

扫码进入 先一步看见未来


>>>>

4. 上市公司财报简析

△图:Thermo Fisher 财报指标(来源/基因慧)

>>>>

5. 国内准上市公司汇总

图片
科技服务肿瘤精准医疗
图片
测序设备和试剂耗材等研发生产
图片
肿瘤精准医疗
图片
肿瘤精准医疗
图片肿瘤精准医疗
图片体外诊断

△表:基因产业国内准上市公司汇总(制表/基因慧)
各上市公司的点评内容参阅《2020基因行业报告》。

>>>>

6. 并购简析

△图(来源/基因慧)

基因行业头部企业的高速发展史是一部并购史(如上图所示)。2020年是并购年,基因慧预测基因领域并购事件可能发生在以下领域:生物信息软件及数据平台、基因合成技术、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微生物组+肿瘤。巨头具有明确的并购整合趋势,包括“产品+服务的延伸(伴随诊断,POCT)”、 “渠道+产品的组合(第三方检验诊断,POCT)”、“诊断+治疗的一体化(基因治疗,伴随诊断)”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自然整合(基因检测)”。在巨头高举高打的策略下,专注在明确的差异化新场景下,具备新技术先发优势的创新公司,如果能够快速完成产品的场景化验证,才能够持续发展(转自基因慧采访紫牛基金投资总监俞波)。

* 更多内容,请参阅《2020基因行业报告》*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最新电子版+纸质版权威专家/行业代表的专业发声

黄杰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体外诊断试剂检定所 

博士 研究员

在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部分基础性工作尚需基因组学科研机构、企业、技术监督评价机构合作共享。寄希望通过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临床应用部门监管部门通力合作,逐步建立相关共识、标准、指南。在质量保证、标准建立以及基础数据库、参比基因组、数据解读专家审核机制、监管制度等方面开拓创新,形成共赢,共同推进行业的有序可持续发展。

黄卫华 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CEO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成熟,精准医疗的商业应用场景变得越发普及,让人人都用得起的基因检测就需要上游企业的支撑。

杨玲

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愿与业界同仁携手,共同实现基因科技维护健康。同时,也期待这本报告为业内全面、快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提供翔实的素材,也为监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有力的依据。今日话题

您认为2020年基因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会花落谁家?

您认为逆境中基因行业的突破口可能是什么?😊欢迎在下方发评论,与数万读者共同分享讨论~
连载第二期幸运读者“紫罗兰”,获赠纸质版《2020基因行业报告》,请于后台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单位、姓名、手机号码、收件地址】。

不见不散

预告:“连载”行研系列的第四篇,回顾展望篇 

发布平台:基因慧(官网和官微)

发布时间:本周五(4月3日)

继简析了基因产业的投融资后,第四篇将简述基因行业2019年重大进展和2020年发展展望。欢迎关注和提出宝贵建议。

 报告编者团队 

汪亮、王慧燕、Damine、Daisy


 报告主编介绍 

汪亮,基因慧创始人,专注基因行业分析咨询和产业信息平台。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专业,2009年起先后服务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华大和药明康德。现兼任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编委、中国遗传学会产业促进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政策研究应用分会常委、哈尔滨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师等,为国发改、Illumina、华大、华西医院、国投创新、产业园区等做过数十场/份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个人创立基因慧品牌,2016年创立信息服务机构基因慧(个人邮箱:bloominwinter@163.com)。

声明:以上文章,仅供研究参考,不作为投融资及医疗等决策依据;编辑后的文章知识版权属于基因慧,公众号以及机构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微信 jiyinhui_1。

 拓展阅读 

 感谢合作伙伴支持使得报告平价发布 

  联合推出

     诺唯赞  桐树生物  

 战略合作     

纳昂达  华大智造  翊圣生物  

吉因加  臻和科技  奥美泰克 百世诺

 鸣谢单位     

优迅医学  真固生物  果壳生物

 关于基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