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余额不足80天,听16家基因创新企业谈如何共御寒冬
2018余额不足80天,听16家基因创新企业谈如何共御寒冬

2018余额不足80天,听16家基因创新企业谈如何共御寒冬

基因慧 2018年10月15日08:01

关键词/基因企业  2018寒冬   文/基因慧

距离2019年不足80天,行业龙头加紧收购和布局、领先企业基因检测产品陆续获批…处在竞争加剧和资本趋冷的2018年末,中小型创新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如何迎接2019年的挑战与机遇?基因慧邀请基因行业16家中小型创新企业负责人解答上述问题,欢迎留言讨论,精选留言可获得限量纸质版“2018基因行业年中报告”。

15min听企业代表语录 

▼ 企业代表语录

图片

唐 堂

迈维代谢 CEO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和资本趋冷,创新型的中小企业,第一,一定要聚焦到自己的核心的创新技术上来,一定要解决市场需求,集中物力财力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进一步建立巩固核心客户的关系;第二,利用大家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大家做好的铺垫,在寒冬时有足够的朋友能够支持你,除了股权融资外,其他融资手段都可使用起来,第三呢,这也是一个提升公司团队战斗力的机遇,公司核心团队的节约高效,打造团队战斗力。机会和挑战永远是并存的,坚持聚焦在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方向,坚持实战中建立强大战斗力的队伍,那么经过这么一个阶段之后,公司又一定能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图片

阎灼辉

浚惠生物 CEO 

度过2018年寒冬需要更加专注,把资源、人员集中在一起,专注一个产品的市场化。创新企业的基础,是真正的科学创新、和严谨的试验结果,有了这个基础才有可能转化成产品优势,抗风险能力强一些,才可能根深叶茂。融资是个体力活,要管理好融资过程,经验很重要。选对人、用好人,挺难的,我们还得好好学习。当然,运气也很重要我觉得“运气”就是竭尽全力的努力之后,事情能够做成。迎接2019年未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做到坚持“为患者解决难题”的初心,乐观向前。希望在稀有单细胞的创新标志物、临床检测、辅助诊断领域,浚惠生物可以贡献一个好的产品,让患者受益!

图片

姚 迅

基源基因 CEO 

就国内基因测序行业而言,过去的几年经历了从人迹罕至到人潮汹涌,人潮退去虽然留下了一些质疑和遗憾,但我们发现更多的是创新、生机和曙光。所以我认为目前基因测序行业正处于泡沫化谷底,即将迎来指数型增长的破局点。要度过寒冬不能仅仅是外加棉袄,更应是内练体力。企业渡过寒冬的法宝就是不断学习,持续创新,聚焦前行。在基因诊断领域,2019年必将是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作为专注遗传病罕见病基因诊断公司,经过三年的磨练,基源基因在技术实力、人才团队、服务应用等方面皆已整装待发,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

图片

潘 峰

海云基因 CEO 

在资本寒冬下,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学会生存,形成的产品是否适合市场需求以及具备自身技术特色。面临行业巨头的呈现与竞争加剧,不妨把握住自己企业优势,围绕此核心作上下游连接与合作,形成与众不同的产业闭环。只要有用户认可而不断累积,通过业务聚焦就有机会。个人认为2019年针对精准医疗行业将会有更多市场机会,临检产品将更加成熟与规范,相对靠谱的消费类基因检测产品的也将会逐渐被市场所辨明。海云基因作为一家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基因大数据公司所形成的的产品系统将在目前已有的B类客户群体中加强深入合作,新的客户对基因大数据处理的需求和数据集成也会增加,相信通过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共赢、共建的生态模式。

图片

王 强 

真固生物 CEO 

2018寒冬已至,意味着包括投资在内的市场需求向理性范围收敛,相应的各类显隐性竞争成本会不同程度上升,原本粗放竞争格局下成本推动型和资源消耗型的发展路径会率先承受巨大压力乃至被挤出。但是,寒冬从来蕴涵着机会,有核心技术和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将在市场去伪存真式筛选的阵痛中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当然,以上竞争优势还需要尽快实现与核心目标市场的良性互动,才能确保首先在寒冬中存活下来。上海真固在2018岁末和即将到来的2019,将在强化内部运营管理的基础上,更加聚焦打造和优化自己的上游核心优势技术和产品体系,加紧推进IVD系列产品的循序注册进程,同时优选核心目标加快典型标杆用户的应用示范。

图片

胡婵娟 

深圳健康智谷 执行总经理

热火朝天之后的寒冬如期而至,融资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很多时候要提前规划,因此,融资的时间点是重中之重。从市场拓展的层面看,可能需要从收缩市场战线、缩短产品线和简化渠道三个方面来做好聚焦。同时,关注营销变革与思路开拓,在产品、通路、终端、服务上进行战略创新和战术升级,并通过细分市场,做好精准营销。“做大主业,铸就闭环生态,打造中国最具价值的创新产业集聚平台”依旧会是我们未来的战略核心。充分利用资本寒冬的时间点,历练核心团队,并用更多时间进行思考。换个角度来看,也许并没有所谓的冬天,只有我们对于冬天的恐惧。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会更好的坚守,而我们一直在路上,不忘初心。

图片

彭德镇

吉诺思美 CEO 

因为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今年国内一二级资本市场持续走低,而医疗健康产业因与民生健康息息相关,是逆经济周期的重要支点。在这个资本寒冬,我们作为行业内创新型小企业,需要节衣缩食,尽量控制各方面成本,同时强化内部精细化管理能力,巩固好已有的业务基础,等待大环境变化。目前来看,大环境会持续2-3年,甚至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同时,我们相信医疗健康产业,尤其是我们所在的精准医疗产业,因为大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会有一部分企业逐步退出,而深耕赛道深耕产业链价值的企业会突显出来,共同塑造出新的产业生态。吉诺思美作为一家专注于面向医院的精准医学服务平台,会继续深耕区域市场,承担产业链渠道平台构建者的角色,为行业做贡献。

图片

唐 鲲

口袋基因 CEO

关于创新型中小企业如何度过寒冬,我们作为一个自己能养活自己的公司,反而是比较期待这样的挑战。很多不足会暴露出来,得到修正,生存能力会越来越强。大环境不好,反而给小公司带来很多天降大礼包的机会。因为一些供应链条的重新调整,特别是国际贸易的一些壁垒,会促成有自主技术、成本控制更好、有全链条技术能力的公司获得发展机会,所以我们的策略是等待挑战和机遇的来临。2019年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已知的,随着英国Biobank的研究成果的不断释放,500万人测序计划开始,大家会越来越看懂基因组大数据的威力。与之相关的DTC消费基因组检测市场会热闹起来。我们也会越来越意识到基因组大数据分析能力重要性。2019年我们将准备几个数据模型的重磅炸弹,让行业看看基因组数据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惊喜。

图片

李 源

菲沙基因 CEO

现在这种情况是行业迈向成熟的标志,在此之前,行业发展不规范,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市场也过于细窄,主要集中在遗传病领域。有些企业尽管想在肿瘤领域做突破,但没有专家共识,临床数据不全面,技术有瓶颈,整个行业积累的不够也使得大家都对基因检测行业的发展没有信心。随着燃石、世和等一批企业精耕细作,积极地从科研和临床试验中发掘,终于在某些病种的检测中获得了成果,专家和临床医生逐渐接受了基因检测在肿瘤领域的应用。而此时从国家层面对于肿瘤的防控也为众多企业指明了方向,资本闻风而动,先后多家企业获得上亿元投资,多方面因素促进行业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而不是寒冬。同时我还建议,基因检测行业每家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独特的研发思路和产品线;并具备专业的产品推广能力,重视临床试验,重视专家和临床医生的意见,着力解决转化医学中的生物技术与临床医学之间难题。

图片

郎秋蕾

联川生物 董事长

创新型中小企业度过寒冬,个人认为既要善于做“减法”又要善于做“加法”。 既要考虑收缩市场战线、剥离不重要业务,充分保证现金流储备。又要考虑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优势。2019年,联川将继续采用“科研市场”+“临床市场” 两条腿走路模式,稳步中求发展,明确产品定位与市场定位,积极探索营销模式。

图片

刘朝煜

因合生物 CEO 

创新型中小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开源节流:公司账上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可能要持续比较久的精细化管理,要关注to B业务的账期和回款情况;断舍离:梳理公司业务线,聚焦确定性高的项目;修炼内功:打磨战术、提升执行力及运营效率,打造市场痛点驱动的高质量产品。如何计划迎接2019年未知的挑战和机遇? 理性估值:资本寒冬下企业融资周期延长,比估值更重要的是拿到钱、早拿钱,落袋为安;可持续性:需加深对趋势和时机的理解,从商业模式、业务逻辑是否闭环及持续自身造血能力等方面制定可持续的企业战略;价值回归:把握真正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创新性、有价值的产品,带来用户超预期的体验。资本寒冬是试金石,真正优秀的企业将会在寒冬中脱颖而出。

图片

裴志华

果壳生物 CTO 

今年9月中下旬,美股、亚太股暴跌,资本市场寒冬已经来临。果壳生物作为一家创新消费型基因检测公司,我们认为应该坚持“开源节流”的政策。一方面积极寻求政府引导资金并加大产品研发深度等实现“开源”,另一方面不同企业加强合作,合理缩减产品研发宽度等进行节流。正向现金流将成为企业生存之本。凛冬已至,2019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游戏规则的修改、资金供应的紧俏、战略资源轮转,这都是寒冬的组成部分。我们更应该抱团取暖,共同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积极寻求自身擅长的方向,树立品牌。我们有理由相信,寒冬中坚持下来的企业在未来将具有无与伦比的积淀与爆发,与行业同侪共勉!

图片

颜 钦

瀚海基因 总经理

2018年开始,全球经济发展逐渐变缓,特别是在中美贸易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将面临一场资本寒冬。其中的挑战在于资本紧缩,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将会大幅减少,将引发产业的洗牌重组。机会在于这种情况下,资本的眼光会聚焦在优质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特别是在医疗行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一直都是资本热捧的对象,虽然从概率上来看获得投资关注的次数变少,但其实融资机会依然很大。在资本寒冬中,中小企业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开源节流,加强核心竞争力,聚焦核心业务。控制企业发展规模,保证资金流。扩展销售渠道,增加收入。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用人效率。

图片

陈 琰

飞朔生物 创始人

创新型中小企业如何度过寒冬?在资本寒冬时期一定要聚焦,利用有限的资源聚焦在核心业务上,坚决砍掉非核心业务。在团队管理方面,控制人员数量,以增加人效为主,挖掘团队潜力;在财务管理方面,开源节流,把现金流放在第一位;在业务管理方面,一定要聚焦核心业务,坚决砍掉那些消耗现金流但没有战略价值的项目。如何计划迎接2019年未知的挑战与机遇?挑战与机遇,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只是要找准切入点,并持之以恒。实时调整策略,不断提高自身核心技术的壁垒,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不断努力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开源节流;积极去拥抱资本,储备更多弹药。

图片

蒋馥蔓

精科生物 研发总监

第一,我认为要深刻理解市场,在细分领域开发自己优势产品并启动新产品报证;第二,中小型企业要懂得根据当前基因检测行业的产品发展及变动趋势以及企业各自资源,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方向,需要根据自身的社会资源及优势进行相互整合,可以采取“抱团取暖”的措施。第三,中小型企业还需要更加积极地在基因检测行业内探寻、拓展新的前沿领域,为自己在将来的发展中寻求机遇及优势。2019年还会有更多企业陆续获得检测认证,到时主要的竞争点最终还要回归到检测市场。中小型企业除了加速开发检测试剂盒以外,需要非常好的布局客户渠道,还可根据市场资源及优势与其他企业合作,拓宽检测业务范围、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编者:Candice  校对:Eric   审核:Mark

  基因慧招聘  

新媒体编辑/行业分析员/互联网产品经理

和我们一起:使连接产生价值,用数据预见未来

简历投递邮箱:info@genonet.cn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