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从千亿到万亿级,基因产业图谱正徐徐展开
连载 | 从千亿到万亿级,基因产业图谱正徐徐展开

连载 | 从千亿到万亿级,基因产业图谱正徐徐展开

whiteney 基因慧2020年03月25日12:19

基因慧

首发/基因慧(公众号:GeneClub-1)

资料/《2020基因行业报告》 编辑/Whiteney

关键词/基因行研  封面图/基因慧

(基因慧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划重点

“连载”行研系列的第二篇

《基因产业图谱》 

  •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30万例。基因行业通过提供测序/荧光PCR技术、检测试剂盒和实验室等,为抗疫提供刚需方案。
  • 基因产业逻辑可总结为映射生命状态、预测生命发展、重塑或合成生命以及新材料等。目前处于1.0往2.0状态跃升。
  • 基因产业链围绕基因数据采集生产、数据分析和应用以及终端服务,当前核心是高通量测序等数据生产,瓶颈是转化应用。
  • 基因产业图谱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工具和数据中心为驱动,目前可分为约11个赛道。
  • 2020年预计超过30%企业会被重组或倒闭,头部效应进一步升温或导致反垄断机制形成。同时,人口级基因大数据队列的阶段完成,正融合云计算、AI和5G造就下阶段市场,即从B端千亿级到C端万亿级市场。

基因行业为新冠疫情贡献有效应急方案

当地时间3月23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从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到全球病例数达10万经历了67天时间;而达到第二个10万仅11天,第三个10万仅4天”。新冠肺炎大流行正加速,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30万例。

应对迅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新冠病毒检测和疫苗研制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值得一提的是,截至3月24日,国家药监局批准的20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中,核酸检测试剂盒占据12个。

在新冠疫苗研制方面,进展快速的疫苗大多为核酸疫苗。比如,Moderna生产的mRNA-1273新冠病毒候选疫苗,BioNTech研发的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mRNA疫苗。

在2020新冠肺炎战疫中,基因行业通过提供测序技术、检测试剂盒和PCR实验场地等,为抗击疫情贡献了有效的应急解决方案。那么,基因产业具体包括什么呢?换言之,它的边界和想象空间是什么?跟随小编去探究基因产业图谱的正确打开方式吧!
基因产业的边界和想象空间是什么呢?
>>>>

1. 基因产业逻辑(简析)

△图:基因产业链(来源/基因慧)


从产业逻辑上,以基因检测为例,基因产业从生命信息采集和生命信息数字化开始;然后对获得的数字化文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初级的生物信息结果,最后基于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转化为服务不同应用场景(科研机构、医院、数字农业等)的产品,总体方向可总结为映射生命状态、预测生命发展、重塑或合成生命以及新材料等。(更详细内容请参阅基因慧《2020基因行业报告》)

>>>>

2. 基因产业图谱(简析)

△图:基因产业图谱(来源/基因慧)

基因产业图谱的主体是基因产业链,主要围绕基因数据采集生产、数据分析和应用、以及终端服务。

从产业图谱上,可以看到基因产业具有强监管性。无论是从遗传资源管理和公共卫生等核心领域基础设施还是大规模人口级基因大数据的效应,政策是基因产业的“第一性原理”。同时,在基因慧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的调研中,可以认识到政策制定依赖于科技和产业一线信息,宏观调控和产业发展需加强互通。

>>>>

3. 基因产业链上游(简析)

△图:主要测序仪研发厂商举例(来源/基因慧)

基因产业上游围绕基因数据的采集,即,基因检测设备和试剂耗材的生产制造。基因检测技术包括基因测序、基因芯片、数字PCR、核酸质谱等。
从技术发展上,测序已经经过了40余年来技术的积累,朝向超高通量和小型化两个极端方向发展,流程上趋向自动化和一体化。NGS和单分子测序互补应用市场。综合考虑通量、准确率和成本等,NGS为目前主流基因检测平台,单分子测序正在探索从科研向临床应用过程中。

▼  扫码查看

《2020基因行业报告》增订电子版


>>>>

4. 基因产业链中游(简析)

△图:基因产业链信息流(来源/基因慧)

从数据流和信息流上,基因产业链包括生命信息生产、生物信息分析和应用。中游是生物信息分析及其产品化。核心是数据库/样本库建设、生物信息和建模、遗传咨询解读等。限于篇幅不详表,具体内容参阅《2020基因行业报告》,点击“阅读原文”可见。

>>>>

5. 基因产业链下游(简析)

△图:基因下游的应用场景(来源/基因慧)
基因产业链的下游应用主要面向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医药企业、个人消费者、数字农业、工业机构等应用场景的规模化产品。限于篇幅不详表。

>>>>

6. 基因产业的想象空间(简析)
基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魅力在于一切尚无定局。旧的边界正在打破,新的赛道不断崛起,它的未来具有更多想象空间,也正在进行更宽广和更深入的跨界融合。

1伴随诊断:国产PD-1/PD-L1上市药企君实生物、信达生物
2基因治疗:斯微生物开发mRNA疫苗
3基因区块链:华大区块链平台、明码大健康数据银行LifeCODE.ai
4DNA编码化合物库:药明康德基因编码化合物库平台(WuXi DEL)提供基于DEL技术药物研发的综合服务
5单细胞:伯豪生物携手BD成立单细胞研究联合实验室
6核酸质谱:迪谱诊断与Agena合作建核酸质谱应用示范中心
7“基因+”的跨界融合:华大基因与华为合作建医院

△表:基因产业前沿方向汇总(制表/基因慧)

* 更多内容,请参阅《2020基因行业报告》*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得最新电子版+纸质版权威专家/行业代表的专业发声

沈亦平

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遗传及基因组部 

助理教授

基因组学及其相关技术在和其他组学信息、临床健康信息相融合,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之后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司法和工业等方面,这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医疗实践和现状,重塑生命健康行业的模式,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严令华 桐树生物 CEO基因检测行业是个千亿级的市场,身处其中的每一位从业者都应该感到幸运。回首2019年,肿瘤基因检测总体朝着更规范、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展望2020年,基因检测行业蓬勃发展的趋势将得到延续且继续加速。行业风口带来的力量不断加强,但挑战仍巨大。一切对基因检测行业的预估都将被历史证明为低估。

牟峰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执行官尽管在2019年遭遇资本寒冬,基因行业仍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肿瘤、感染、遗传病检测等领域已取得应用示范突破,百万基因组项目陆续启动,基因测序仪等工具平台的突破加速生命时代到来。《2020行业基因报告》呈现了行业的洞见和思考,机遇与挑战。
今日话题

您认为疫情后基因行业会出现哪些新的热门赛道?

您认为全球经济衰退下准上市公司该如何把握风向?😊欢迎在下方发评论,与数万读者共同分享讨论~
连载第一期幸运读者“白一禾summer”、“Tony”、“黄庆龙”,获赠纸质版《2020基因行业报告》,请于后台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单位、姓名、手机号码、收件地址】。

不见不散

预告:“连载”行研系列的第三篇,投融资篇 

发布平台:基因慧(官网和官微)

发布时间:下周二(3月31日)

继概述了基因产业的产业逻辑后,第三篇将从投融资及上市公司层面,分析资本对基因行业的态度。欢迎关注和提出宝贵建议。

 报告编者团队 

汪亮、王慧燕、Damine、Daisy


 报告主编介绍 

汪亮,基因慧创始人,专注基因行业分析咨询和产业信息平台。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专业,2009年起先后服务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华大和药明康德。现兼任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编委、中国遗传学会产业促进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政策研究应用分会常委、哈尔滨工业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师等,为国发改、Illumina、华大、华西医院、国投创新、产业园区等做过数十场/份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个人创立基因慧品牌,2016年创立信息服务机构基因慧(个人邮箱:bloominwinter@163.com)。

声明:以上文章,仅供研究参考,不作为投融资及医疗等决策依据;编辑后的文章知识版权属于基因慧,公众号以及机构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微信 jiyinhui_1。

 拓展阅读 

 感谢合作伙伴支持使得报告平价发布 

  联合推出    

 诺唯赞  桐树生物  

基因行业咨询及品牌合作/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微信:jiyinhui_1(备注单位岗位及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