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三少 基因慧 2020年07年14日12:39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中国一定会产生一批世界级企业。”——复旦大学校董、聚众传媒创始人、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主席虞锋先生
■ 10年前,生物信息的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用稍显夸张的手法,70%的人考研或转行,30%的人去深圳业内头部企业一个月拿2300元薪资,当时的他们有彷徨;10年后,生命科学成为热门专业,这家头部企业旗下第二家估值近千亿的公司即将上市,入职和pre-IPO均一票难求,他们一点都不意外。基因产业正进入黄金十年的中期。
■ 马云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谈道:“五年前,我们有过一个大辩论,对未来10年,20年中国最需要什么。最后决定是Happiness和Health,双H战略”。阿里健康当前市值2823亿港元。在基因领域,云锋基金先在2012年投资华大基因超1亿元,后联合多家领投药明康德旗下的明码生物总额超1亿美元。
■ 无独有偶,腾讯联合多家领投碳云智能1亿美元,虽然这与马云投资后者一样高开低走,但不妨碍基因组成为微软、三星(2013年成立三星基因组研究所)、腾讯在内的全球顶尖科技公司投资追捧。据CB Insights的数据,基因组是谷歌自2011年起在医疗健康方向投资最多的领域(约10起投资事件),也是全球十家顶尖科技公司在数字健康领域投资交易量前三大方向(另外两大方向分别是数据管理&分析和运动健身)。

△在科技巨头投资的数字健康领域中,基因组排第三名
(来源/CB Insights)
■ 其中,获得科技巨头较大投资额度的初创基因公司,包括比尔盖茨投资的Ginkgo Bioworks(2.9亿美元E轮融资,估值约42亿美元),这是一家合成生物学公司,可以对DNA“编程”并插入到酵母等微生物中,使之定制生产所需的化工产品。 另外两家——耳熟能详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2.5亿美元F轮,估值约17.5亿美元)和肿瘤基因检测公司Grail(逾9亿美元B轮)均获得谷歌投资。
更多案例详见基因慧即将发布的行研报告《基因大数据智能生产及分析》,战略合作进行中(序言与报告目录见文末)。
■ 为什么IT巨头都入局基因行业?因为基因是医疗健康领域(以及工业农业等领域)最具大数据属性、最快大规模转化应用的行业。而大数据本身是投资领域最具“性感”的赛道之一。
■ 大数据的“性感”,来自于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虞锋先生的投资理念之一:“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传统产业融合,中国一定会产生一批世界级企业”。笔者可以理解为是“数字技术+”技术催生中国诞生世界级企业。“互联网+”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序幕。
■ 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和革新传统行业的生产力甚至生产关系,而大数据本身已经作为生产资料成为市场要素。(因此,5G作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成为必争之地便不难理解)。
■ 回到数字技术的基础元素——多(数据规模大)、快(强大算力和算法)、好(具应用价值)、省(安全可靠),即数据、算法、算力和安全。基因技术已具备规模大和应用价值的特点。规模上,每年生产达PB级别,且以省/国家为单位的百万级人群级筛查数据;应用上,因其结构化,且部分因果关系和绝大部分关联关系使得与医疗健康信息等耦合度高,已在国内服务了超1000万孕妇,常规地用于临床遗传病诊断、肿瘤用药中,正培育肿瘤筛查、新药研发等应用。
■ 每年生产PB级别、正快速大规模转化应用的基因大数据离不开数字技术: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存储计算和数据中心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共享和溯源、基于5G的传输(目前大规模数据传输仍依赖于专线、卡车装硬盘、自建服务器的原始阶段)等。而数字技术发展本身,也需要基因大数据这类具有转化价值的“输入”来训练。
■ 除了性感,大数据极具“感性”。云锋基金投资的明码生物、被北方大陆收购的云健康、腾讯投资的碳云智能案例,前两者均是“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参与的四大产业企业之一,后者极具创始人光环,包括不乏受到马云拜访的明星企业,在近10亿元投资背后,充满着“感性”和不确定的成分,可以看出现阶段IT投资人士对BT(生物技术)领域仍稍显生分。
■ 这很关键,因为大浪同时是泡沫,而机会窗口很短。随着燃石医学、泛生子等肿瘤基因企业上市,基因应用肿瘤早筛的产品,将由资本助力大样本铺陈和应用加速;同时随着诺禾致源、世和基因等一批头部企业的即将上市,将伴随一大批冠以“基因大数据”名义的企业涌起泡沫,重复20年前以“.com”包装上市的历史光景,其中的“真假孙悟空”很难被识别。
■ 因为基因大数据仍是一个长周期、宽边界且高度敏感的资产。从2000年初的科研产业化、2014年前后临床应用到如今大健康领域仍没孵化出现象级产品。虽然大部分投资人关注基因领域的IVD属性,或者大健康属性,但是它的边界充满着多层次的宽度,不同赛道的周期产业化跨越5-20年:
- 肿瘤赛道的高度同质化(热点癌种的试剂盒获批造成高估);
- DNA司法鉴定的垄断性(头部企业一年营收超1亿元)
- 农业口的稀缺和转化断链(碧桂园3亿控股华大农业)
- 遗传病诊断与基因治疗新药研发(长周期投入使得初创企业均转型)
- 基因合成(联川生物B轮融资1.15亿元)
- DNA存储(微软和华为分别研发DNA存储,有望替代传统的硅介质)
高度敏感来自于基因大数据属于人类遗传资源(遗传材料和遗传信息)将纳入刑法规制。
■ 在众多具“性感”的基因赛道,如何结合云计算、AI、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将千万人级的基因大数据转化应用到医疗、健康、公卫、司法、能源、环境?基因大数据从生命信息采集、生物信息分析和挖掘到转化应用产业化的基础逻辑如何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基因慧联合诺禾致源、华大智造即将发布的行研报告《基因大数据智能生产及分析》,战略合作进行中(联系方式:400-088-7466,info@genonet.cn)。


方向东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



▼《基因大数据智能生产及分析》行研报告目录▼



作者 | 布三少
编辑 | Dylan关键词 | 基因大数据
拓展阅读
▲ 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方向东:基因大数据及智能化重构现代医学
【声明】为传播科学信息,推动基因及数字生命健康产学研连接,我们秉持中立、专业、赋能的理念收集、分析或发布信息。但由于时效性及行业特殊性,所刊登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不作为决策依据;本文相关信息不代表基因慧机构的观点;“基因慧”刊登的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为“基因慧”商标拥有者及相关权利人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申请并注明来源。欢迎个人及机构投稿及合作。
关于基因慧
基因慧专注基因及数字生命健康创新服务,创立于2016年。我们基于10年产业实践,建立了信息平台“基因慧”和产业大数据平台“优脉通”,传播创新之美,提供产业决策咨询,通过市场大数据服务生命健康创新创业。
☆ 发布数十份基因及相关行研报告
☆ 中国遗传学会生物产业促进委员会委员
☆ 主办数字健康私董会、大湾区生命健康创新论坛
☆ 发布基因行业信息平台优脉通YourMap
☆ 参与组织发布检测报告共识、流程共识和团体标准
☆ 广东省精准医疗应用学会政策研究应用分会常务委员
☆ 广东省精准医疗应用学会遗传病分会常务委员
